去年在耶鲁拜访孙康宜教授,散散碎碎谈到的话题,许多关涉到在美国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。因为十数年来,国内多家出版社,一直都在持续致力推介他们的学术著作。比如,京沪两家三联书店,先有北方从80年代及今仍在经营的“海外学人丛书”,又有南方紧步后尘,在去岁推出“海外学术丛书”,基本上网罗了所有成绩斐然的新老学人。其他地方相类似丛书也有不少,最新的是脉望编、沈阳版“书趣文丛”第六辑,其旨意也是“想编入一些海外学人的佳作”。
《语言是我们的居所》(南方朔著,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初版,页268,定价:14.50元),是我反复向朋友力荐的妙著,理由是他们和我一样,都喜爱陈原(尘元)和董桥谈论文字的短论,也愿意琢磨他们笔下字里行间的趣味。《在词语的密林里》(尘元著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6月第1版,页232,定价:9.50元)是一本小册子,猛眼看去会怀疑它有百科辞典的性质(对了,作者本人就是语言学家):目录以字(“尘”)、词(“小草”)、人名(“金克木”)、书名《一千零一夜》和短语(“以文养文”)等组成,每篇文字都编有序号(总共201条)。内文多短,少则四五行几十字,长也只有几百字不逾千,长篇大论与之无缘,但是书堪谓“开路先锋”。因为其后又有《文字是肉做的》(董桥著,文汇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,页376,定价:18.80元)面世,行文评点多属香港报刊语言现象。平心而论,比之于作者90年代初在北京出的随笔集《乡愁的理念》和《这一代的事》,文笔要显得逊色,也更给人“隔”的感觉——没有英文背景的读者,似乎不易理解他所做出的文化比较,著者译笔的精妙,自然也无法体悟。不过,有志翻译研究的同仁,读后当会意识到内地译文之芜杂,实际有时候比港台还让人失望,特别是效命某些书商的“译手”的出产。
南方朔的书,我想比作是前述尘元和董桥两书的“姊妹篇”。从《在词语的密林里》,能看出近20年来港台文化对内地语言变化的影响,但更具体、更细致去体会港埠和台岛流行语言,在外来文化冲击下生发出来的五光十色,却除了看董桥以外,就非读南方朔不可了。台北的这位学者谈古论今,并不止于蜻蜓点水式浮泛评论,往往会牵涉政治、宗教(佛学)和社会学的理论,有一些甚至是“先锋”的,比如他谈“同志”的那些篇章。他分析文字和语言,时不时会拉出唐宋典籍作证,更甚时还要把易经等派上用场。所以,出版者没有办法,本来用简体字排的书,文内绕不过去的地方,只好还得请出很惹眼的繁体字。否则,就像董桥的文章去掉英文引言,读之难辨所云。
“文字的故事说不完”(南方朔语)。当年尘元在《读书》杂志专栏连载“随感”,写至百条就宣布“拜拜”,后来敌不过读者“抗议”,私下里接着又写了一百零一条。等编成“密林”一书就再不出面。他好像不甘寂寞,多年后的新版《万象》杂志,又看见了他的“续篇”。当然,比他们更年轻的黄集伟,也要参加他们的“拉力赛”。比起讲“故事”来,他的用功仿佛也不逊色——他写了一本“语词笔记”,书名就取自尘元的一个“词条”:《请读我唇》(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9年3月第1版,页224,定价:19.00元)。昆明的《大家》杂志也挺欣赏大家拿“词语”说事,开个专栏“词语魔方”,请“语词笔记”续集登场,也邀来刘心武、陈村和墨白等相伴作陪。只是不知道,他们的产品以后出成书是否耐看。